10月21日,记者从区普查办获悉,蔡甸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进入家庭减灾能力调查阶段。
此次普查旨在摸清全区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区域抗灾减灾能力,客观认识灾害综合风险水平,为区政府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预测、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切实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
蔡甸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内容为:多个自然灾害类型的致灾要素调查,房屋建筑、交通设施等重要承灾体要素的调查,历史灾害、综合减灾能力的调查,是一次自然灾害风险要素的“全集”调查。普查对象涉及学校、医疗机构、区直属有关部门、街道、社区、家庭等。此次普查分为清查阶段、调查阶段、区划和评估阶段,普查时间为2020年至2022年。
今年7月以来,蔡甸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全面展开,区普查办委托专业第三方机构,组成区普查办技术组,协助区各部门进行灾普工作。目前灾普工作已完成“清查阶段”,“调查阶段”也进入到最后的家庭减灾能力调查。
10月21日上午,记者跟随区普查办技术组工作人员、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一行,来到蔡甸街道五层社区滨江国际小区谢女士家中,感受此次普查工作。记者看到,普查员将纸质版普查问卷递给谢女士,并在一旁细心指导谢女士填报问卷。此次调查问卷分为“家庭基本信息、灾害认知、灾害自救互救能力”三大部分共22个小项。记者在调查问卷上看到,具体题目主要有“您觉得您的家庭所在地区可能受哪些自然灾害的影响?”“您家里有以下哪些应急物品?”“您的家庭是否了解紧急避难路线”等。
区普查办技术组工作人员潘锦告诉记者,家庭减灾能力调查对象由上级普查办机构随机抽取,蔡甸区涉及8个街道的16个行政村/社区,每个行政村/社区确定40户普通的本地家庭为普查对象,进行抽样调查,共计640份“家庭减灾能力调查”数据。
下一步,区普查办将对调查阶段包括的2大类、7中类、31个小类的数据进行外业调查和质检工作,确保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最后将全部调查数据上传到国家统一的灾普系统网站,按时完成风险普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