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成风化俗 武汉蔡甸劲吹乡风文明风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武汉市蔡甸区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大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全区焕发出乡风文明新气象。

 “事有前因后果,心有忠善奸恶。损人利己不可,安分守己常乐。善恶到头有报,同室操戈切莫……”在蔡甸区索河街小山村的一处农户家中,经常会传出一位老者悠扬的说唱声,伴随而来的就是叫好声。这样一种通过说唱结合的方式来传递“善文化”的文艺曲种,当地称之为“善书”,距今已传唱有近300年历史。

美丽索河,传承悠久善书文化。

这位说唱“善书”的传承人叫袁宏新,今年已经80岁。袁宏新讲述,他说唱善书是跟师傅袁大昌学习的。“师傅讲的善书,轻重缓急拿捏得很好,很快就让人入戏。上世纪80年代,师傅除了经常在蔡甸等的一些乡镇演出外,还经常到汉川等地演出。”袁宏新说。

作为当年蔡甸侏儒粮管所“能说会唱”的文艺骨干分子,袁宏新被善书多变的表演形式、传递向善的精神深深吸引,40岁时正式拜在袁大昌老先生的门下。“善文化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自己当初拜师学艺,就是被善文化折服,想把这种文化传承下去。”袁宏新说,如今,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来看自己说唱表演的群众越来越多。

大集街道黄虎村“红船精神”文化墙。

玉贤街道“玉兰花”巾帼志愿服务队自编自演节目,宣传文明新风。

一双快磨破脚后跟的雨鞋、一件半旧的雨衣、一个沾着泥土的手电筒、半瓶用剩下的爽身粉、一根磨得光溜溜的竹杆,一台小小的收音机、一辆破旧的自行车、27本厚厚的工作日记……这是蔡甸区消泗乡干部何红仿去世时留下的遗物。

何红仿生前曾任消泗乡水利段技术员、乡经管站站长、乡党委宣传统战委员、副乡长。虽然岗位在变,但何红仿“扎根湖乡一辈子,服务群众一辈子”的想法一直未变。何红仿虽然收入不高,但他总是经常接济别人帮助别人。何红仿经手的资金上千万,但一分一文都记得清清楚楚,从不为自己、为亲友谋私利。他工作兢兢业业,从不为自己照相,一心一意为群众谋福利。2005年6月13日,何红仿累倒在工作岗位上再也没能醒来,年仅47岁。

侏儒山街马赛村革命烈士纪念馆

下葬的当天,常年受何红仿资助的老乡、在他帮助下建起鱼塘的村民、多年得到他关照的福利院老人共计2000多名群众来为这位好干部送行。何红仿去世后,群众一直怀念他。2007年,蔡甸区何红仿勤政廉政教育基地在位于消泗乡文广中心的一楼建成,占地180平方米。“每年都有大批干部群众来这里参观瞻仰。既是为了缅怀,也是为了学习传承何红仿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的精神。”消泗乡党委书记陈正华说。

星光村“新二十四孝文化长廊”。

蔡甸奓山街星光村产业经济发展得好,2020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过亿元,村民人均收入3.5万元。“富了口袋,还要富了脑袋。”星光村党委书记唐业会说,去年以来,星光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为契机,利用红色文化建设凝聚民心,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村党委引导村民制定13条村规民约,在全村开展政策法律、先进文化、致富信息、文明习惯“四进农家”活动。村里每年评选优秀党员、致富能手、创业标兵和好家庭、好公婆、好媳妇,引导村民自觉摒弃陈规陋习,培育良好的村风民风,提高文明素养。

蔡甸区乡村“家训家风”文化墙。

“一花独放不是春,一村独富不是富。”近几年,星光村还联合周边红焰村、新安堡村、丘林村、三红村等4个村,实行“1+4”联村发展模式,积极探索区域联村发展之路。在星光村的带动下,4个集体经济空壳村一举发展成为年收入超500万元的富裕村,走出了一条经济强村带动经济弱村共同致富的新路子。

蔡甸经济开发区(奓山街)在数码模公司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永远跟党走”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暨“回望初心 致敬百年”红色家书演诵。

书画家组团下乡为蔡甸街道高湖社区村民送书画、写春联。

“ 

加强基层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引领文明之风扎根农村,文化强区建设稳步向前。

蔡甸区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蔡甸区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工作,进一步完善了 288 个建制村的红白理事会,强化移风易俗文明建设区、街、村三级联动。全区坚持以文化人,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361 家,实现街道、乡、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全覆盖,让乡风文明为乡村振兴助力赋能。

张湾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送戏下乡”弘扬伟大抗疫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