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甸五姓口村:支部领办合作社 凝心聚力谋发展

五姓口村地处蔡甸区侏儒山街西南部,318国道贯穿而过,辖4个村民小组,共计217户106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36户111人,全村耕地面积3500亩。

破局之举——成立合作社

长期以来,五姓口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依靠村集体土地的对外发包,村集体自身“造血”能力不强,一旦无人承包土地,村集体经济收入就会断崖式下降。村党支部书记刘爱国一直在思考该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他深刻明白,要发展,就要改变传统的思路。他召集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多次开会讨论研究,并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最终,他们一致决定成立五姓口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之后,如何为合作社注入活力,让其发展壮大成了摆在村“两委”干部面前的一道难题。五姓口村以往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每亩最多只能赚800元左右,经济效益低下。但种植西瓜每亩收益可高达3000元,而且西瓜销售渠道广泛,采收后可以直接在田间售卖,减少劳力支出。

经过研究讨论后,合作社决定让农户种植西瓜。村“两委”班子联合武汉市农科院专家,多次为村民、社员举办培训班,积极邀请周边种植户参加,提高他们的种植技术。安排聘请来的技术专家到种植户地头,进行手把手技术指导、排难解惑,及时解决遇到的技术难题。

2020年8月份,西瓜成熟时,村“两委”班子带领合作社成员积极开展农产品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合作社以高于个体经纪人出价的公益价格收购社员产品,在统一销售后,将净利润最大化返还给村民、社员,可分配盈余按交易量返还比例达60%,实现合作社和村民共赢。

谋划发展——筹建精米加工厂

刘爱国注意到,村民需要将水稻运送到汉川加工成大米。他思索着,为何我们村不自己建设精米加工厂,将村民种植的水稻以高于市场价收购,经过加工后对外销售大米。说干就干,他带领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反复讨论研究可行性,后续如何做到产销一体,并到其他村考察,最终在驻村工作队市社科院和中石化的大力帮助下,五姓口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建成了占地500平米的精米加工厂并投入使用。精米加工厂的建成,为合作社精米品牌的注册提供了支撑,也为村民种植优质高产的水稻新品种提供了产销一体化的服务平台和价格保障。

乘势而上——扶贫产业园挂牌

五姓口村“两委”班子明白,要想将合作社规模扩大,带动整村经济发展,必须多元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过村“两委”班子的不懈努力,2020年12月底,五姓口村扶贫产业园正式挂牌,扶贫产业园的建立和运行,既增加了集体收入,也带动了贫困人口就近务工,平均每年将带动村民务工300人次,其中带动贫困人口务工180人次。

2021年1月,五姓口村党支部抓住发展机遇,乘势而上,带领本村合作社与周边4个村的4家合作社成立合作联社,整合资源,打造五姓口大米、腐乳、风干鱼等特色产品。仅2021年春节前1个月,这3种产品的销售额达到35万元,风干鱼、腐乳供不应求,引来众多回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