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国际交往中心,武汉提出的首个任务就是要构建内陆开放新平台,通过体制机制改革等创新举措,提速度、强基础,今天我们从中法生态新城的建设说起。
在位于中法生态新城的光控特斯联武汉智慧产业园内,工人正在进行场地平整工作。这个项目从去年11月份拿地到进入基地建设阶段,只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
特斯联科技集团武汉特斯联智慧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经理叶虎:“效率非常高,像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一般是得一周左右的时间,但是我们两天就办好了,然后方案预审也是的,基本上一周左右就取得了方案预审意见书。”
高效率,源于项目推进机制的及时调整。去年6月,中法生态新城启动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原属武汉市蔡甸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承担的建设用地规划、建设工程规划等25项审批事项,调整到中法生态城管委会实施。在此基础上,还为项目建设大开“绿色通道”,重点项目在报批施工许可证的同时,就可以提前进行基础工程施工。今年,中法生态新城将大力推进60个项目,完成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35亿元,项目推进流程上也将进一步创新优化。
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管委会土地规划和建设处处长马王涛:“创新中法生态城的运营方式,从项目的落地到最后的项目竣工验收,全生命周期服务。”
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武汉提出,将统筹推进中法、中德、中日等产业园的建设,为国际产业合作打牢平台基础。
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湖北省“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秦尊文:“武汉还处在打基础谋长远的这么一个阶段,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要优化我们的国际投资环境,提供各种便利的服务,今后还要加大这个方面的力度,比如还可以谋划中国与韩国、中国与以色列这些国家的一些产业园的合作。”
放眼世界,广交伙伴。在搭好平台的基础上,武汉提出,加快吸引国际知名企业总部或第二总部落户武汉,打造内陆地区外资企业落户的首选地;每年举办5场以上重要外事主场活动,到2025年,驻汉境外机构达到30个,国际友好城市及友好交流城市达123个,开创国际交流的新格局。
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湖北省“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秦尊文:“平台还是有很多要我们去发现去开拓、去壮大,通过这些产业园的建设,来加强与这些国家的交流,还要扩大外国驻武汉领事馆的数量,提高它的功能,建立更多的友城、姊妹城市,使得我们在国际交往当中能够落地,发挥一个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来增强对这些国家,对整个国际投资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