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特刊整版聚焦蔡甸——从一点星光到满天繁星

联村抱团裂变跃升共同富裕

从一点星光到满天繁星

物业岗亭栏杆抬起,沿沥青路驶入小区,路两侧绿树葱郁,一栋栋别墅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的庭院里,不见家禽,不见蔬菜,不见杂物,却见一株株吐露芬芳的盆栽绿植。小区里仅有的一栋七层老楼房,也已装上了透明玻璃材质的“观光电梯”。

如不是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旁的公开栏上,写有党务、村务、财务、村规民约等信息,很难将这里与农村联系到一起。

接待过不少外省参观考察团的蔡甸区奓山街道星光社区党委书记左壮,被很多参观者问过一个相同的问题:“我们来看新农村,你怎么把我们引来看居民小区?”

从一个曾经举债千万元的贫困村,到武汉市首个“全国文明村”,星光村的转变还要从2007年说起。新上任的“村两委”为自己立下了规矩,要求村民做到的,党员干部首先要做到;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书记首先要做到。围绕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星光村的党员干部立下“军令状”。

抓班子强组织、抓服务聚人心、抓发展富口袋,星光村通过“工业强村、商贸活村、农业稳村、文明兴村”举措,走出一条共同致富的新路子。

星光村富了,周边的村还不富裕。2012年,奓山街道以星光村为主体,联合周边四个村探索区域联村发展模式,落实书记包村、委员包组、党小组长包点、党员包户的责任制,探索“支部+产业”“党组织+群众组织”的路径。

“村集体无产业,大家当了半辈子农民,都想过上奔小康的好日子。”新安堡村书记王腾说,“片区党委整合各村土地资源,采取相互置换的方式建工业园区,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运营,让薄弱的村集体经济取得快速发展。”

每年制定村级年度重点任务清单,村干部主动认领,每月依标践诺……星光村探索出来的“星光经验”自联村发展后逐渐在周边村推广开来。星光片区联合党委还通过选派片区优秀党员担任薄弱村村支书,以“头雁”引领村民奔小康。

联村至今,4个集体经济空壳村共引进工业项目82个,解决了3000多名劳动力的就业问题,4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总额一举突破500万元。星光片区累计发放福利费用1.15亿元,让村民充分享受到政策发展带来的惠民成果。

点评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农村与生态研究所所长 朱哲学: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光村带动周边村联合发展的成功模式,是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新样板,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创新。星光村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成功,吸引周边村庄参与区域联村发展,形成了以星光村为核心的产业发展集群,共享了资源和市场,发挥了规模效应,提质增效延伸产业链,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为周边村庄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还促进了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这种模式通过党建引领凝心聚力,促进区域共同富裕,非常值得总结推广。



来源:长江日报

制作:舒畅 | 编辑: 熊霞 | 责编:方军

出品: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27-84942678

投稿邮箱:2187431778@qq.com